top of page


古洞煙寮區的兩個土地神
張浩林 新界上水古洞煙寮區,七八十年前已經有兩塊大小相若的石頭出現於今天土地廟的位置,其形狀如大碼的柚子並直立於地面 , 此後有路過村 民上香供奉拜祭但從沒有人理會石頭的來歷,一段時間後,有人擺設了小社壇安放這兩塊石頭,並稱其爲土地公及土地婆,這是土地廟的雛形。村民相信兩位...
得一文化
2023年10月3日


古洞煙寮中元法會之破地獄、化大士和送神
古洞煙寮土地公已經有過百年歷史,村民對土地公非常敬重,凡遇人生重大困難,例必前來求土地公指引。早前在古洞水塘有死者多時未尋獲屍首,經家屬叩拜土地公後,遺體不久被尋回。上水古洞村街坊中元法會已經舉辦多年,深得當地街坊支持,但因於天雨關係,癸卯年上水古洞村街坊中元法會舉行日期延...
得一文化
2023年9月10日


為何西區三角碼頭盂蘭勝會值得我們去考察呢?
每年農曆7月,潮汕地區舉辦盂蘭勝會,當地人稱為「鬼節」、「七月半」、「施孤」或「普度」。早於1950年代,香港已經有盂蘭勝會的出現。據說在香港淪陷之時,日軍在三角碼頭殺死不少華人,其後多個與超度亡魂有關的宗教活動團體應運而生,而佛教(三角碼頭盂蘭勝會)慈善有限公司是其中的表...
得一文化
2023年8月30日


胡炎松先生分享三角碼頭盂蘭勝會值得考察既原因
胡炎松先生提及三角碼頭盂蘭勝會無論在棚架的佈置、紙紮祭品的安排以及經師主持的儀式各方面都值得我們認識和了解。 9月9 日,得一文化邀請了香港民俗文化學者張熙明先生,與參加者一起考察農曆7月底在港島舉行的最大型盂蘭勝會。張熙明先生會同大家分享他十多年來考察本地盂蘭勝會的心得,...
得一文化
2023年8月27日


胡炎松先生分享由香港潮屬社團總會於維多利亞公園所舉辦的2023年「盂蘭文化節」精彩活動內容
每年農曆七月的盂蘭節,香港各區都有相關的主題活動,其中由香港潮屬社團總會於維多利亞公園所舉辦的「盂蘭文化節」,除了有盂蘭節相關的展覽、遊戲、表演及工作坊外,今年更加入角色扮演推理遊戲劇本殺元素,及虛擬實境盂蘭勝會導覽等體驗,讓大家以高科技體驗和了解盂蘭勝會的意義。
得一文化
2023年8月27日


西灣河盂蘭勝會導賞團
西灣河盂蘭勝會超過一百年歷史,是見證筲箕灣西發展一個非常重要的非遺活動,每年農曆七月,西灣河盂蘭勝會分別邀請正一喃嘸和全真道士在不同時段主理道教科儀法事,是香港盂蘭勝會少見的現象。此外,勝會中的儀式內容和紙紮用品(如附薦和大士王等),皆蘊含深邃的宗教義意,從中我們可以認識華...
得一文化
2023年8月5日


民俗文化研究者張熙明先生短評過去二十年香港盂蘭勝會的變化
1970年代是盂蘭勝會增長的高峯期。1969年,殖民政府記錄港九各地有五十個團體舉辦盂蘭勝會,1971年有六十七個,1975年增加至八十多個, 這個數字並未計算新界地方及個別公共屋邨內舉辦的盂蘭勝會。 1975年11月,殖民政府召開聯席會議,邀約八十位香港各盂蘭勝會(包括潮...
得一文化
2023年7月28日


資深民俗文化研究者張熙明先生淺談西灣河盂蘭勝會
西灣河盂蘭勝會超過一百年歷史,是見證筲箕灣西發展一個非常重要嘅非遺活動。資深民俗文化研究者張熙明先生簡述西灣河盂蘭勝會值得我們考察的原因,張先生指出,西灣河盂蘭勝會分別邀請正一喃嘸和全真道士在不同的時段主理道教科儀法事,是香港盂蘭勝會少見的現象。
得一文化
2023年7月21日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