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一文化2023年10月3日古洞煙寮區的兩個土地神 張浩林 新界上水古洞煙寮區,七八十年前已經有兩塊大小相若的石頭出現於今天土地廟的位置,其形狀如大碼的柚子並直立於地面 , 此後有路過村 民上香供奉拜祭但從沒有人理會石頭的來歷,一段時間後,有人擺設了小社壇安放這兩塊石頭,並稱其爲土地公及土地婆,這是土地廟的雛形。村民相信兩位...
得一文化2023年9月10日古洞煙寮中元法會之破地獄、化大士和送神古洞煙寮土地公已經有過百年歷史,村民對土地公非常敬重,凡遇人生重大困難,例必前來求土地公指引。早前在古洞水塘有死者多時未尋獲屍首,經家屬叩拜土地公後,遺體不久被尋回。上水古洞村街坊中元法會已經舉辦多年,深得當地街坊支持,但因於天雨關係,癸卯年上水古洞村街坊中元法會舉行日期延...
得一文化2023年8月30日為何西區三角碼頭盂蘭勝會值得我們去考察呢?每年農曆7月,潮汕地區舉辦盂蘭勝會,當地人稱為「鬼節」、「七月半」、「施孤」或「普度」。早於1950年代,香港已經有盂蘭勝會的出現。據說在香港淪陷之時,日軍在三角碼頭殺死不少華人,其後多個與超度亡魂有關的宗教活動團體應運而生,而佛教(三角碼頭盂蘭勝會)慈善有限公司是其中的表...
得一文化2023年8月5日西灣河盂蘭勝會導賞團西灣河盂蘭勝會超過一百年歷史,是見證筲箕灣西發展一個非常重要的非遺活動,每年農曆七月,西灣河盂蘭勝會分別邀請正一喃嘸和全真道士在不同時段主理道教科儀法事,是香港盂蘭勝會少見的現象。此外,勝會中的儀式內容和紙紮用品(如附薦和大士王等),皆蘊含深邃的宗教義意,從中我們可以認識華...
得一文化2023年7月28日民俗文化研究者張熙明先生短評過去二十年香港盂蘭勝會的變化1970年代是盂蘭勝會增長的高峯期。1969年,殖民政府記錄港九各地有五十個團體舉辦盂蘭勝會,1971年有六十七個,1975年增加至八十多個, 這個數字並未計算新界地方及個別公共屋邨內舉辦的盂蘭勝會。 1975年11月,殖民政府召開聯席會議,邀約八十位香港各盂蘭勝會(包括潮...
得一文化2023年7月21日資深民俗文化研究者張熙明先生淺談西灣河盂蘭勝會西灣河盂蘭勝會超過一百年歷史,是見證筲箕灣西發展一個非常重要嘅非遺活動。資深民俗文化研究者張熙明先生簡述西灣河盂蘭勝會值得我們考察的原因,張先生指出,西灣河盂蘭勝會分別邀請正一喃嘸和全真道士在不同的時段主理道教科儀法事,是香港盂蘭勝會少見的現象。
得一文化2023年7月11日李凌瀚博士分享研究及撰寫《紮作技藝》一書的心得 (一)紮作技藝源遠流長,一直是中國傳統民間習俗與宗教儀式可或缺的組成部分。傳統社會舉凡生死大事、神誕節慶,以及其他紅事白事,都會用上紮作品。香港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的五個類別,紮作技藝屬第五類別「傳統手工藝」中的一個項目;觀乎第一類別「表演藝術」及第二類別「社會實踐、儀式、節慶活...
得一文化2023年6月18日衝大士王!傳統上,當北社街坊會社員將36座小包山安放在醮場的北社包山棚後,建醮大會總務就會邀請他們將戲棚內的大士王、山神和土地公逐一抬到大士王棚。而活動高潮就是由十多名壯丁,小心奕奕的將大士王從戲棚抬出,之後急步衝向大士王棚。 期間,兩名北社社員手持銅鑼,不斷急促敲打,藉此製造緊張的...
得一文化2023年6月16日管大士王的社團──長洲永佳花炮會永佳花炮會一眾青年人合力將大士王抬至位於海傍的幽場 5月26日黃昏之際建醮大會負責管理大士王和幽場的永佳花炮會一眾青年人從醮場大士王棚合力將大士王抬至位於冰廠路的幽場,進行祭幽的儀式。由於大士王約三米高,需要十多位壯丁合力才能搬動。永佳花炮會的黃烈祺手持銅鑼,大力敲打後製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