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重陽節的由來

陳立希



重陽節為每年九月九日的傳統節日。「重陽」一詞乃按《易經》中的「陽爻為九」理論而來。「九」者,陽數也,兩陽數相重,故名「重陽」。節日雛型源於上古時期人們在九月以農作物酬神恩的祭祀儀式,至漢代以後就成為正式節日。


不少人把重陽節起源與名叫「桓景」的傳說人物掛鉤 。(1) 筆者卻認為節日由來與西漢劉歆《西京雜記》一段記載有關:漢高祖之寵妃戚夫人在每年九月九日「頭佩茱萸、食蓬餌、飲菊花酒、出遊歡宴」以辟邪延壽,後來戚夫人死後,其侍女賈佩蘭被逐出宮並嫁為人妻後憶述此俗 。(2) 唐代晚期,唐德宗把重陽節列為「三令節」 之一。(3) 自此這節日文化逐漸普及於民間。重陽節又名「登高節」、「菊花節」。古人有節日當天登山之習俗,一是與古代登山祈福習俗有關,一是按照天地日月運行,重陽節處於「清氣上揚,濁氣下沉」的氣候狀況,故人們登上高山能汲取清氣,洗滌心靈。除此之外,市民會在當天賞菊及飲菊花酒。賞菊源於中國菊文化,菊花象徵長壽、凌霜飄逸,亦具有養生功效。飲菊花酒風俗在漢代已有之,南朝梁簡文帝蕭綱《採菊篇》 提及採菊釀酒一事。(4)


人們會在重陽節拜祭祖先並獻上祭品以祈求保佑。


2023年10月23日(明天)是重陽節!不少孝子為迎節祭祖而按傳統購買香燭冥鏹等祭品。故此,重陽節可謂本港紙料店及香燭店的銷售高峰期。售賣祭品的店舖老闆表示,香港與內地恢復通關後,來貨批發恢復正常。部分店東預測今年銷售額會反超疫情前大約一成。


重陽節那天,香港人大多以一/數個家庭為單位祭祖。一般新界鄉民祭祖主要分為三次:第一次為小家庭式掃墓;第二次是由數個家族組成的「房份掃墓」(房份:舊時家族的分支),第三次是全村同姓掃墓。族人一般攜帶燒豬、三牲酒禮,及碗筷、杯盤、鐮刀等用具。到達祖墳時,堆砌石爐灶、煮盆菜及清理雜草與垃圾。(香港上水鄉廖族仍保留此俗)


註解

1) 南朝梁吳均《續齊諧記》〈九日登高〉:汝南桓景隨費長房遊學累年,長房謂曰:「九月九日,汝家中當有災。宜急去,令家人各作絳囊,盛茱萸,以繫臂,登髙飲菊花酒,此禍可除。」景如言,齊家登山。夕還,見鷄犬牛羊一時暴死。長房聞之曰:「此可代也。」今世人九日登髙飲酒,婦人帶茱萸囊,蓋始於此。

2) 《西京雜記》(卷三)〈戚夫人侍兒言宮中樂事〉「戚夫人侍兒賈佩蘭,後出為扶風人段儒妻。…九月九日,佩茱萸,食蓬餌,飲菊華酒,令人長壽。菊華舒時,并採莖葉,雜黍米釀之,至來年九月九日始熟,就飲焉,故謂之菊華酒。正月上辰,出池邊盥濯,食蓬餌,以祓妖邪。三月上巳,張樂於流水。如此終歲焉。戚夫人死,侍兒皆復為民妻也。」

3) 唐代官方制定的佳節,把農曆二月一日中和節,與三月三日上巳節、九月九日重陽節合稱「三令節」

4) 梁簡文帝《採菊篇》「相喚提筐採菊珠,朝起露濕沾羅襦。」一句











Comentarios


bottom of page